開箱文 VOL.105 – ASUS ROG PHONE 9 PRO
由 ASUS ROG 推出的「ROG PHONE」一直是手游玩家夢寐以求的神器。雖然哥(主編)不是專業手游玩家,但過去也用過兩台 ROG PHONE。感謝 ASUS ROG 的厚愛,去年(2024)12 月上旬,哥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三部 ROG PHONE :「ROG PHONE 9 PRO」。經過兩個月的親身體驗後,也是時候和同鞋們分享一下用後感了!
首先來近賞「ROG PHONE 9 PRO」的包裝和附件內容。



說到包裝,你永遠可以相信 ASUS ROG 設計部的審美,光是把蓋子掀開就可以感受到其細節和儀式感。

就連手機的包裝都讓人不忍弄壞,呵呵

盒子底層還藏著一些實用配件,包括充電頭、TYPE-C 充電線,以及專屬手機殼各一個,雖然這些像是基配的東西,但在當代已經算是誠意滿滿。( 笑 )


「ROG PHONE」是台電競手機,所以一向來的設計都有刻意的加入電競的 DNA,說白了就是比較中二。不過自「ROG PHONE 8」開始他們就有嘗試把設計做得更極簡些。值得讚許的是,極簡之後該有的耍帥功能都還是有保留,說的就是他們機背上設置的「ANIME VISION」屏幕。

套上隨機附贈的手機殼套上又可以回到以前中二 … I MEAN 電競感滿滿的外形了,而且「ANIME VISION」依舊能展示!

ASUS ROG 無論手機或電腦都設有的「ARMOURY CRATE」控制中心,在裡面可以一鍵更換遊戲對應模式。每次看到這界面哥都會覺得像是科幻片裡的電腦界面,哈哈

以前的「ROG PHONE」完全是針對遊戲而設計,完全沒有把鏡頭放在心上,但這次「ROG PHONE 9 」就全面升級了鏡頭,以哥這台「9 PRO」型號為例,搭載 50MP 主攝 + 32MP 長焦 + 13MP 超廣角,並配備 SONY LYTIA 400 傳感器 及 6 軸混合雲台防抖 4.0,整體規格明顯提升。
雖然哥對這組相機模組仍不太滿意(畢竟習慣用專業相機拍照),但日常使用其實已經足夠應付,至少不再擔心手抖導致畫面模糊了!

來看看哥以「ROG PHONE 9 PRO」所拍出來的樣片,下圖是以 1X 焦段拍攝出的樣片。

接下來是以 2X 焦段拍攝的樣片。

再來是 3X 焦段拍攝的樣片。

30X 遠焦拍攝出的樣片,窗簾的波浪都被拍出來了。

以上樣片都是原圖直出,而以下 30X 遠焦樣片則是被哥 PS 過的,雖然好象也没拯救到它的清晰度 …

但是 1X 和 30X 對比之下,能有這種細節已經算很厲害了吧?

對了,「ROG PHONE 9」還涉有 AI PANNING SHOT,提升了照片後製景深的調整,讓照片更具層次感!
回到手機外觀部分,右側配備了音量調節鍵與電源鍵(兼螢幕控制鍵),按鍵佈局依舊符合直覺操作,單手使用也相當順手。

左側則設有一個 TYPE-C 充電口,方便玩家在橫向遊戲時邊玩邊充,不會因為充電線卡手影響操作。

而在機身的左下角也有一個 TYPE-C 充電口,以及右側有個 3.5MM 的耳機孔。

撇開性能不談,「ROG PHONE」的機身設計一直都深得哥的審美,尤其是那個超吸睛的 「ANIME VISION」多年來依然是業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今次的「ROG PHONE 9」系列的 「ANIME VISION」不但只是耍帥,它還有許多實際功能,譬如手機自拍的時候可以展現倒數畫面。

倒數完畢還會提醒你要笑,哈哈哈

除了自拍倒數, 今次的「ANIME VISION」還可以搭配手機右側的「AIRTRIGGER」鍵玩「ANIME PLAY」遊戲!遊戲一共有四款,分別是類似 GOOGLE CHORME 斷線時可以為你的恐龍遊戲「SPEEDY RUNNER」,貪吃蛇「SNAKE VENTURE」,射飛機遊戲「AERO INVADERS」,以及抨磚遊戲 「BRICK SMASHER」。


別人都在屏幕玩遊戲,而你連機背都可以玩!

「ROG PHONE 9」作為一款電競手機,針對手游的功能自然是它們的拿手好菜,今次就加入了許多猶如外掛般的 AI 技術,例如自動撿寶、自動升級技能等,讓遊戲體驗更加順暢。甚至在指定的抽卡遊戲中,當你抽到稀有卡的瞬間,手機還會自動錄製影片,方便你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晒命,LOL


對哥來說,「ROG PHONE 9」最強,最實際的功能就是其 5800MAH 的大容量電池,直接比某水果牌最高規格的 4685MAH 多了 23.8%!
總結來說,無論你是否是手游玩家,這款「ROG PHONE 9 PRO」都適合你!因為無論是機身設計,實用又可以裝逼的「ANIME VISION」顯示,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帶來的頂級效能,等同於自帶遊戲外掛的 AI 功能效能以及 360° 散熱系統都是你買單的理由!
有興趣的同鞋可以點入 購買渠道 看看啦 ~ 今次的開箱就到這,拜!

BY STREETSENSE